傳統社會特別注重謙虛這項美德,但是現代社會不但不把謙虛當成美德,
甚至還把它視為軟弱的象徵,而寄予同情!
近二十年來,沒聽說過謙虛的人受到稱讚,
如果被問到「謙沖有禮是什麼樣子?」
一般人的腦海裡大概會浮現出鞠躬哈腰很可憐的影像,周遭的人高談闊論,他卻一言不發
別人嫁禍給他也不辯解,就像隻鬥敗的狗。
人們之所以會浮現這樣的影像,是因為「謙虛」在精神上的深層意義已經被模糊了。
「謙虛」是對待社會、他人和自己的一種態度,
以宗教家來說,就是對待神的態度。
首先從社會方面來考量,我們好像還是把地球當成蘊藏著無限資源的地方
這想法和遠古時代在大地上耕作的人類比較,實在毫無進步。
如今,我們必須時時把地球只不過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沙子這樣的念頭放在心上。
科學再進步,都不可能離開地球﹔我們現在所犯下的錯誤,
未來的子孫必須花上幾千年的時間來彌補。
說起我們的高傲,簡直是目中無人,自以為很賢明,
深信自己做的事都合情合理,但實際上什麼也看不見。
這時,唯有謙虛的人才有洞察事物的眼光。
自己堅持的不一定對
其次,再來看看對待他人的方式。我們每個人的見地都很狹窄
經常認為自己才掌握了真理﹔於是,對自己的政治信念深信不移,熱中戰鬥。
我們甚至讚揚打倒敵人並將之踩在腳下的人﹔為傲慢的勝利者大聲喝采﹔
輕易地批判別人或下判斷﹔不會去想到我們堅守並為之奮戰的信念,
可能在數個世代之間就如霧散去﹔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使參戰論者
極力要擴大戰爭的那種激情究竟是什麼?
納粹主義或史達林主義的意識型態,有未來嗎?
這樣的意識型態讓很多人遭到悲慘的命運
以為為之犧牲一切的體制可以永遠持續下去
然而現在呢?
「謙虛」就是不認為自己最行。
即使成功了,也不覺得是光靠一己之力,可能是運氣好
或是因為朋友的協助才得以成功,應該感謝這些人。
換言之,謙虛的心就是自覺到﹔因為我們經常犯錯,所以必須不停學習。
(節錄自《勇氣》內文)